从脱贫再入手 黑龙江精准防返贫

“脱贫摘帽不是终点,而是新生活、新奋斗的起点。”2022年是实施“十四五”规划承上启下之年,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,我省积极做好“三农”工作,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深入基层,守住底线,从点滴处做好有序衔接工作。

防止返贫

“一键申报”精准监测

“现在和过去比,可是两个世界了!”说完这话,63岁的王兰香红了眼眶,“当时家里穷得连30块钱学费都交不起,二闺女念到初三就去打工。现在条件好了,我外孙女马上念初四,真是一辈人好过一辈人!”

王兰香家住青冈县芦河镇平原村,早年丈夫双目失明,又要拉扯三个孩子,因为家境贫困,孩子们都没能完成学业。如今孩子们都已成家,大女儿已经41岁。眼看着子孙满堂,日子越过越有奔头,开朗的王兰香心里很知足。“别看我们两口子岁数大了,去年还挣了28000多块钱呢!”作为脱贫户,王兰香真真切切享受到了政策的扶持与帮助,20多亩玉米地带来了20000多元的收成,村里的公益岗也为她带来了4000多元的工资,再加上光伏产业收益、低保金、养老保险金、生产类与残疾人补贴,王兰香和丈夫的日子过得很顺心。

其实还有很多像王兰香一样的脱贫户,他们得到帮扶而摆脱贫困,防止返贫监测“一键申报”平台帮了他们大忙。“一键申报”平台依托“自主申报、即申即核、监管预警”三大功能,让数据多跑路、群众少跑腿,推动监测关口、帮扶措施前移,进一步强化对农村易返贫、致贫人口的“早发现、早干预、早帮扶”,阻断返贫致贫,实现防患于未然。

据省乡村振兴局建档立卡管理处数据显示,截至3月17日,全省共有9189人通过“一键申报”APP进行申请,已核实纳入监测1652人。

助力造血

授人以渔带领创收

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。一时的政策倾斜与资金补贴,并不能完全解决脱贫群众的根本问题,只有引领他们自食其力,改“被动输血”为“主动造血”才是长久之计。

许向才是讷河市通南镇乐业村的脱贫户,患有重度糖尿病综合症,一只眼睛失明,无法从事劳动。他的母亲年老体弱,妻子患有精神类疾病,均无劳动能力,一家人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。

驻村工作队走访时发现,他家有一口深水井,如能将深水井加以利用,在为村民抽水浇地的同时,还能增加许向才家的收入,何尝不是一个增收的好法子?驻村工作队立即同派出单位联系,经协调,讷河市电业局到许向才家免费安装了三相电,且免除近6000元的安装费。电的问题解决了,水泵正常运转,许向才一家深受感动。当年春天,许向才家利用自家深水井给三个自然屯的农户灌溉农田、喷洒农药,收入1万余元。

“扶贫先扶志,扶贫必扶智。扶志就是扶思想、扶观念、扶信心,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贫困的斗志和勇气,让他们在尝到勤劳致富甜头的同时,真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政策带来的实惠,越干越有劲儿。”讷河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唐继明说。

解难纾困

是守护人引路人更是亲人

瞄准脱贫群众民生期盼,解决脱贫群众现实问题,始终是全省帮扶工作的重点。逢山开路,遇水架桥,面对难题,一线的帮扶人队伍总有用不尽的法子和使不完的热情。

“要是没有合作医疗和低保报销,我真不知道这四斤水该用啥买!”伊春市大箐山县朗乡镇达里村脱贫户张金凤在2016年被确诊为尿毒症,从2021年10月开始进行了长期的腹膜透析,她口中的“四斤水”就是用于治疗的腹透液,这样的腹透液她每天要更换三到四次,长期治疗让这个家庭捉襟见肘。

患病初期,张金凤被病痛折磨,为生计担忧,一时间意志消沉,“感谢驻村工作队的政策宣传和帮扶干部的奔走帮忙。有了合作医疗的报销和低保的二次核销,我家的负担减轻了不少。”最近让张金凤欣慰的是,今年政府给报销的1万元医药费已经打到了她的银行卡上。

基层医疗保障是政府推进公共服务优化配置的一项重要体现。记者在入村走访时发现,每户村民家中都张贴了家庭医生联系卡,村民可以与县医院、卫生院、卫生室的医生进行电话问诊。

不仅如此,帮扶队员还身体力行,驻扎村屯了解户情,将解决办法和知心话留在家家户户:

村庄低洼易积水,驻村工作队维修排水沟,铺设涵管,成功解决水患难题;

贫困户新房不动产证久未办理,驻村工作队搜集理清材料协助办理;

脱贫户突发胆结石,驻村干部驾车送医,病患转危为安……

他们是脱贫户的帮扶人,更被脱贫户视为亲人。

点滴振兴路,枝叶总关情。实现伟大复兴,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,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更在农村。广大的一线帮扶队伍,对于脱贫群众,是守护人、引路人,更是亲人。未来,帮扶队伍会愈加壮大,工作会愈加繁杂,责任会愈加重大。因为只有让脱贫群众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,才能让他们的信心更坚、心气更足,才能让农村的景色更美、人们的日子更甜!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县域观察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