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通村级监督护“最后一公里”

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直接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,人们深恶痛绝。在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上,省委书记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强调,适应乡镇行政区划、村级建制调整改革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监督作用,加强对“一肩挑”后村党支部书记的监督。解决村级监督难题,迫切需要打通基层监督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优化队伍,织密织牢监督组织网。各级干部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,是人民群众的服务者,干部的政治素养和思想品格,关乎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发展;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关乎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。一方面,注重政治品质的考察,党的干部必须是政治素质绝对过硬,忠诚、自律、有担当、政治敏锐度高,能随时随地维护国家尊严和人民利益。另一方面,注重村级监督干部能力,选拔具有一定财会、管理知识的同志担任村级纪检监察组织成员,能正确理解和领会国家各项方针政策,并认真贯彻执行。

靠前监督,将监督延伸到“神经末梢”。创新“监督+”网络监督体系,通过多种形式构建一张立体化“监督网络”,着力破解村级监督“软、散、懒”难题。同时,切实发挥村级纪检员作用,进一步明确村级纪检员履职内容及考核方式,充分发挥村级纪检员靠前监督的作用。摆好“透视镜”,会议全程公开、结果全程公开,财务收支情况等在村务公开栏内公示,让违纪违规行为无处遁形,让村民放心、百姓安心。(汪世东)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县域观察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