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唤更多新乡贤“告老还乡”

“告老还乡”一词源自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:“西京洛阳县有一官人,姓刘名弘敬,字元普,曾任过青州刺史,六十岁上告老还乡。”

在乡村振兴过程中,让官员、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等乡贤“告老还乡”,可以为乡村“输血”,解决当下农村“空心化”积弊,确实是一件大好事。

记得一位近70岁的退休老局长朱国洪,行走在为村民办实事的道路上,凭着一种责任和毅力,选择了坚守农村。朱明洪完全可以住进市区颐养天年,但他没有被安逸的生活待遇所俘虏,而是扎根农村,继续为村民发挥余热。他带领村民脱贫致富,成为建设农村的一个榜样,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,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。

还有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毛致用、海南省原副省长陈苏厚、云南省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等人,告老还乡后再绽新春,带领家乡父老乡亲走上富裕路,成为现代“新乡贤”。他们的到来,为家乡带来了勃勃生机,群众竖起了大拇指。

乡村振兴呼唤更多的新乡贤回来,做到了不吸群众一根烟,不喝群众一瓶水,不拿群众一针一线。这样的新乡贤严格要求以身作责,任务不减、标准不降、作风不变,能够在家乡继续诠释党员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,释放为民正能量,如此的告老还乡才有价值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县域观察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返回顶部